從網路串聯的支持、文字的閱讀到實際運動的現場參與,而在溪州反中科搶水與台西農村訪調後,以往網路文字的接觸終於跳出了電腦螢幕之外,真正的進展到了實地的訪查與接觸:一切從上下游 News&Market的座談活動,認識了姚量議與陳寧兩人開始。結束了台北的生活,回到彰化的隔天,便從姑姑那借了台小五十,開始連續幾天往溪州跑的日子,為的是支援溪州農民反中科搶水的抗爭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不管是看到、聽到了農民的笑容與言語或者是來自各地大夥兒聚在一起為了同一個社會議題努力的氛圍,每一樣都堅定我在這次活動結束後,定要去台西繼續參與下一波活動的決心,關於堅持、實踐與關懷。
我的第一天,同時也是其他訪調小組成員的第三天,從彰化田中到台西,騎了約莫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先是到了「封閉的台塑王國」(你們相信嗎?台灣西部國土一部分的海岸線,所有權竟然是台塑六輕的):麥寮六輕;在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先生的安排下,我們取得了與六輕高層的對話機會,談話的內容主要環繞在石化產業與污染及相關的危安問題。過程中,六輕台塑石化安全衛生處長吳清萍(竟然)大方承認台塑所造成的污染是難以避免的,但一切都在法律所範定的標準值內,但是,試問一個制度不完善且與財團站在同一陣線的政府,所定出來的標準,如何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吳清萍先生在大方承認之餘,卻提不出任何完善的改善方法,卻只是不斷的迂迴、規避:提出台灣法律所訂定的標準是從國外所引進,且比起國外台灣的標準更加嚴格,厚顏的希望大家可以「體諒台塑」,並希望在場的我們可以「放眼國際」:亦即所謂的「污染」不是應該完全的避免,而是「苟且」的希望只要比「國外」的狀況好就好。但,藏在「嚴苛」標準背後的卻是越來越放肆的污染以及不斷發生的六輕爆炸事件。談話時,台塑六輕的與談人,不斷地以言語暗示著我們這些人不懂得「吃果子拜樹頭」:沒有石化業哪來的現有物資生活‧可笑的是,他們卻忽略了在現有的結構體制之下,我們所欠缺的是「選擇的機會」,如果能夠選擇,還有多少人會繼續支持石化業的發展?猶記得在反國光時,苦勞網的孫窮理就針對工業局為石化業所登的廣告「沒有石化業,哪來的…」做出批判(詳見:長官,請成熟一點,好嗎? 從工業局石化業廣告談起)。言猶在耳,吳處長又做了相類的發言不免覺得刺耳。我們或許應該吃果子拜樹頭,但石化業強迫全國國民買單的「健康風險」、「環境污染」以及各項由納稅人所構築起來的財團特權又有誰在乎呢?(大老闆們,你們在乎嗎?)
第二天,在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丁大哥的帶領下,我們先是進行的兩個小時左右的訪談。丁大哥,在粗獷豪邁的外表下,卻有著相當溫文的坦吐:始終記得,教科書在談到「西部沿海地層下陷」問題時,總將問題的發生歸因於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但對於西部高耗水、高污染的工業區卻總隻字未提,每每提到工業,總將其描繪成台灣經濟起飛的大英雄。丁大哥澄清,養殖業者所使用的地下水層在200m以上,具有較大面積也較優良的回滲功能,不易引發地層下陷的問題,但在以工商為主的社會中,他們僅能成為戴罪羔羊、歷史的罪人。他說:「事情發生的原因不會只有一個。」民國84年,台西海埔新生地,在絲毫未告知當地居民的情況下,土地地目從原本的養殖用被變更為「丁種工業用地」,所謂的丁種工業用地,亦即無論該工業有多大的污染危機,都能合法的申請、使用該片土地。忽視了具有多年養殖歷史的蚵農們,只為了「經濟發展」,卻失去了程序正義。
當天下午,丁大哥帶我們去他的漁塭,看他所養殖的文蛤,肥美的文蛤、悠閒地笑語,丁大哥說這樣的生活很好,為什麼要被迫改變?我在台西的第二天,從原本帶著對六輕的憤怒且批判的心情,漸漸的轉換成並沉浸於漁村的景緻中,傍晚風徐徐,吃著現撈沒有作過多餘處理的文蛤,沒有太多的物質欲望,只是不斷地放鬆再放鬆,思考著丁大哥說的「這樣的生活」,我發覺我們是可以有所選擇的,不要污染與壓迫,儘管這樣的答案在財團的進逼與政府的發展政策下,顯得那麼的不堪與困難。
離別的那天,一早,這幾天時常與我們見面、會談的淺海養殖協會林進郎理事長再次與我們促膝長談,談話中,這幾日始終存在心中的小小疑惑也得到了一個簡單且直接的解答。無論是溪州的反搶水還是台西的漁村訪調,我都不斷地問自己,以一個外地人的身份去參與這些在地活動,是否對於當地的人民們是一種「不尊重」或者說是一種「過度的介入行為」?我們的關懷與決心是否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區分何謂正義與對錯?但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必想得太多、太複雜的,除了自我對所謂「對與錯」的堅持,在運動的過程中,外地知識份子的投入與參與,反而能夠激起在地人士對於自己故鄉的重視,在這塊大家所共有的土地上,仍然有人關心他們的生存環境與權力,而不是被孤立、忽視的一群人。地方的政治角力太複雜,被束縛在其中的在地人們,或許需要的就是被支持的聲音,而這些是我們現在所能付出、給予的,不應吝惜。短短的三天,我更瞭解了養殖業的面貌,而這是我在這篇粗淺的文章中所無法贅述的,有太多的體驗必須實際的參與與觀察。短短地三天,我瞭解到台灣這塊我們看似熟悉的島嶼,甚至在一個不大起眼的漁村中都蘊含著如此多的美景:無論是自然景緻抑或是人文風情;這塊我們雙腳所站立的土地,太美太美。
(官維.2011/08/1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