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libertines  

【參考資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Libertines


簡介

The Libertines,來自英國倫敦的後龐搖滾樂隊,由Carl Barât (vocals/lead guitar) and Pete Doherty (vocals/rhythm guitar)等人於1997年組成‧圍繞著BaratDoherty,還有BASSJohn Hassall 以及鼓手Gary PowellThe Libertines作為後龐克復興運動重要的一環,在英國的音樂圈中引領著後龐克風潮‧

雖然他們在主流樂壇上的發展一開始頗受侷限,但他們的名聲仍然以相當快的速度直線成長,第二張同名專輯《The Libertines》更在英國UK排行榜上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績,同張專輯更在2004年的十二月被NME票選為年度最佳專輯第二名,而該專輯與首張專輯《Up the Bracket》皆為英國知名的龐克樂團The Clash吉他手-Mick Jones負責製作‧

然而,The Libertines雖然在商業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卻始終苦於樂隊內部不斷發生的大大小小的衝突,而這些衝突源自於Pete Doherty長期的毒癮(古柯鹼、海洛因等),最終導致了樂隊的分裂與解散‧但在事後接受採訪時,Doherty卻認為,樂隊的解散並不是因為他個人毒癮的問題,反而是他與Barât之間的關係愈趨惡劣才直接導致了樂隊本身的分裂‧隨後,The Libertines的團員們各自分飛,各自組建了不同的樂團並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2010年八月,The Libertines的四名團員重新合體,並共同參與了一系列的演出,其中更包括了2010年的Reading and Leeds Festivals‧這次的合體,分別獲得了媒體與歌迷們的一致好評‧


 the libertines-2  


 

Early history (1997-2001)

 

The Libertines兩位核心人物Peter DohertyCarl Barat,在Barat仍在英國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攻讀戲劇時,透過Doherty的姐姐同時也是Barat的同學-Amy-Jo Doherty,他們相遇了‧他們為彼此的創作才華傾心,兩人對寫歌、創作的熱情也為他們締下了不解之緣;為此,Barat放棄了他在布魯內爾大學的戲劇課程,而Doherty也離開了他在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裡中所攻讀的英國文學學位,並且在僅僅短短的一年後於北倫敦的Camden Road重新聚首‧

      

         不久,他們便與他們的鄰居Steve Bedlow(通常被叫做「斯卡伯勒的史蒂夫」)共同組成了一個樂團,團名為「The Strand」,但隨即便改名叫「The Libertines」,出自於薩德侯爵的《索多瑪的120天》一書的副標題:〈lecole du libertinage(英譯:Lusts of the Libertines),之後他們遇見了現任英國獨立樂團Razorlight的吉他手/主唱Johnny Borrell,短暫的擔任他們的貝斯手一段時間,接著便由與Johnny Borrell頗有交情的John Hassall接手,並且很快的在Peter DohertyCarl Barat共同的租屋處完成了幾場小型的演出‧

 

        透過Gwyn Mathias,這個曾經與Sex Pistols共事過的人,他們很快的預約了Odessa工作室,準備錄製三首歌曲;但同時,因為The Libertines對預訂鼓手的表現相當失望,所以在Gwyn Mathias的協助下很快的找來了另一名鼓手Paul Dufour以五十歐元的代價替樂團錄製歌曲‧五十四歲的年紀,Paul Dufour的年紀雖然與其他團員相差甚遠,但Paul Dufour的表現仍然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影像;此後,The Libertines錄製了越來越多的音樂片段並且開始到更遠的場地進行他們的演出‧

       

         2000年三月, The Libertines遇到了Banny Poostchi,一位替華納音樂工作的律師,在聽過了The Libertines的音樂後,認為他們有發展的潛力,於是便開始積極主動的介入樂團的管理事務,並使他們錄製了一張DEMOLegs XI》,收錄了他們認為在當時最傑出的八首作品,試圖透過這張DEMO吸引唱片公司的注意,這張錄製作品雖然從未正式的公開販售,但在現今卻可以輕易的在網路上輕易的下載到免費的版本,算是The Libertines早期較為知名的作品‧但一直到了同年12月,他們仍然未取得任何一紙合約,這次的挫折也造成了DufourHassall的離團 以及Pootschi的短暫離去‧

 

        不久,來自紐約的樂隊The Strokes靠著特殊的風格在商業上取得了一連串的成功,這促使了Pootschi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位置,隨後她擬訂了一個計畫,計劃預計讓The Libertines在六個月之內與曾經捧紅The Smith的知名獨立音樂廠牌Rough Trade簽下合約‧在這段時間BarâtDoherty寫下來了許多首歌,這些歌曲在未來也都被收錄進了他們的第一張正式專輯中,並招募Gary Powell成為了他們的新鼓手‧2001101號,在缺少BASSBorrel的情況下(正當他們氣急敗壞的聯絡上Borrel的同時,卻發現Borrel此時正在另一場巡迴演出之中),他們在當時是Rough Trade旗下的員工,現今是SonyBMG的子公司「1965 Record」的創辦人James Endeacott面前表演了一次他們的作品;在Endeacott的支持下,The Libertines成功的在同年的121號取得了在Rough Trade的創辦人Geoff Travis面前演出的機會,並在1221號正式的加入了Rough Trade的麾下‧

 

        苦於缺少一名正式的BASS手,因此在The Libertines的請求下,John Hassall重新歸團,但基於市場以及宣傳策略考量,卻被通知只能退居幕後,讓樂迷的眼光聚焦在Doherty Barât的互動上‧另外,在與Rough Trade簽訂合約後,Doherty Barât便在倫敦的Bethnal Green的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並且將之命名為「The Albion Rooms」,這個地方在往後也成為他們在成名之前舉辦的各場「游擊式地下演唱會」(Guerrilla gig)[i]的固定表演場地‧

 
(待續)
 

[i] Guerrilla gig:如其游擊之名,在發行時避開主流的演出模式,以一種流動 gigs (地下演唱會) 的方式、小眾串連、 旁敲側擊、聲東擊西、出其不意、 在任何可能的地點(倉庫,美術館,藝廊,無線電視,手機、電子書 頁、個人資料簿(PDA)、網際網路、電玩與多媒體)進行演出。經由一個點一個點的擴散和有組織性的零星攻擊,到最後達到一種大規模的地下放映。

 

延伸閱讀

【轉譯】The Libertines (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MAS 的頭像
    UMAS

    (仮)嚴肅樂/書迷的奧特卡室

    U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