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 wasting light   

 

【下文同時刊載於政大之聲五月電子報,但此版本部份經過潤飾與修改。】


曾經他只是個看著英雄背影的男孩,揮灑著汗水賣力的敲擊著環繞著自己的鼓面,他們曾一起登上榮耀的頂峰。但最終英雄以一種悲劇性的死法逝去,而他,終於,也站上了舞台中央,Dave Grohl。麥克風前的考驗是艱辛的,他從未能擺脫屬於過往的曾經,有太多的比較圍繞著他與英雄之間,有人說Foo Fighters的前兩張專輯『Foo Fighters』和『The Colour and the Shape』未能脫離英雄的壓抑,是那麼的親近。表現出來的陰鬱與嘶吼,並不同以往英雄所表現的如此,他始終少了點憂鬱的灰藍,而英雄樂聲中的黏稠,成為了他的羈絆。他從未否認,英雄帶給他的莫大影響。我們仍然能從Grohl的歌聲中聽到一絲壓抑,但誰知道,那或許是為了逃開束縛的奮力掙扎。


第三張專輯『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Lose』代表著蛻變的開始,自此英雄在他身上的影子越來越淡(作為逃離的證據),身為鼓手的他忘不了節奏,過往的創作總環繞著鼓聲而完成,鮮明的節奏太過強烈反而遺忘了旋律,改變後的Foo Fighters既無法忘情於具有強烈節奏感的吉他Riff但卻又深深的寄情於樂音旋律,第三張專輯『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LoseDave Grohl親口告訴我們,那是張他始終無法忘懷的創作,而它的正是奠基在旋律性強的樂音上。


此後,Foo的暢銷專輯,『In Your Honor』、『Echoes, Silence, Patience & Grace』皆以旋律性作為創作的主要考量,到了第七張專輯,也就是今年四月甫發行的『Wasting Light』他們決定反璞歸真,用最強烈的節奏帶樂迷想起Grohl也有重金屬專輯『Probot』那般狂燥的一面。聽聽「White Limo」,一聲聲尖銳刺人的撕裂般的歌聲,似乎喚醒了體內最深沈的反抗,快節奏的吉他riff和鼓聲搭配著那聲聲高亢,在第四首歌便將整張專輯帶上了一個制高點,情緒隨著樂聲攀升,在城市的圍牆裡你所不能的高吼,透過Foo得到了渲洩。「Alandria」中神經質般的抗拒和乞求在歌聲中展現無疑,歌詞「Fame, fame, go away, come again some other day」,也或許別無所求。這不禁讓我想起Grohl在「Friend of a Friend」這首側寫Kurt Cobian生活片段的歌曲,那對著「朋友」- 吉他病態般的呢喃自語,沉醉在自己的世界,禁止任何外界的干擾和侵入,Kurt Cobian說吸食海洛因是為了那該死折磨人的慢性胃痛,而那慢性胃痛的病根或許就是這浮華世界所帶來的複雜與虛矯,而那樣神經質的他則以另一種面貌活在這首歌曲之中。


Dear Rosemary」,一首令人無法擺脫的歌曲,第一次聽見就有種莫名的熟悉,再一次自以為的聽到Grohl內心的掙扎,那擺脫的痕跡:I couldn't grow just living in the shadow /  Where do you go when no one's following you?


看著背影的人總欽羨著成長,渴求鎂光燈,卻始終無法理解英雄的苦,有一天站上了世界中心,才發現一切的拱擁皆建立在大眾的簇擁下,失去了追隨就更難以擺脫深層的孤單。也許我們無法正確解讀歌詞中所展現的執著,但這是我們一生總會遭遇的某一個片段,是情人是煙/毒也可以是搖滾樂,甚至 是你心裡永遠無法離去的,英雄。就如歌詞中所不斷重複的:Rosemary you're part of me /  You know you are you are you are Rosemary you're part of me /  You know you are you are you are  Rosemary / please pardon me」(官維,2011/05/04)


 

                                                                                                                                                                                          

arrow
arrow

    U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